2017-05-05 22:55 990 次 ym6066
宗喀巴于前文第四条“戒释”中先行提到:“如果起意:‘我不堪能摄受利乐于诸有情’,此则明确违背下一第五堕戒:舍菩提心。舍意云何?谓于众生起嗔,不生殷重慈爱,或更寻思:不欲有情得乐。”云云。
可见第四、第五两条“根本堕戒”似有重叠处。若粗判之,则第四条主要在于对于外在对象“诸有情”的弃舍,而本第五堕戒则针对自内心念“菩提心”的弃舍,有理无理请看原文及评析:
原文:
第五条根本堕戒
第五根本堕戒,谓弃舍诸法根本菩提心。
这第五条堕戒,所谓“弃舍诸法根本菩提心”,若是不追究假藏传佛教四大教派原本所指涉的意涵,单就字面来看,则其所说似乎有理,而且“菩提心”对菩萨行者至关重要。《华严经》有云:“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,是名魔业。”连“忘失”都这么严重了,何况还故意“弃舍”?像这样重要而为“诸法根本”的菩提心,“谭崔十四根本堕戒”的制戒者,竟然只把它排到第五顺位,“菩提心”反而不如对其“金刚道友”所起的“嗔心”更受重视,若非假藏传佛教的法义颠倒,便是他们早已“忘失”,或者根本不知“菩提心”是什么,只好张冠李戴了。
菩提心是“法界一相”
“菩提”是梵语,译为“觉”。“菩提心”根据佛法的通义,一般分为三种,即“声闻菩提心”、“缘觉菩提心”和“无上菩提心”。其中,声闻菩提心和缘觉菩提心虽然可以为大乘所统摄,但是其本身与菩萨道没有必然的联系,只有无上菩提心才是大乘佛法不共于二乘的菩提心。无上菩提心之所以称为“无上菩提心”,就是因为它包括了上求佛道、下化众生这两方面的内容(注一),因为“成佛”的意涵就包括“自觉”“觉他”和“觉行圆满”。 圣马鸣菩萨在《大乘起信论》中说:“言觉义者,为心第一义性离一切妄念相。离一切妄念相故,等虚空界,无所不遍,法界一相,即是一切如来平等法身;依此法身。说一切如来为本觉。”而我们知道,这“法界一相”,并且为“一切如来平等法身”的,就是人人本具、个个不无的众生本心第八识、阿赖耶识,真心如来藏。
注一:恒毓博士著《印顺法师的悲哀》P123
在《维摩诘经》〈菩萨品第四〉中弥勒菩萨自述:维摩诘大士曾向他多方详细辨正“菩提”的体性,即是这个阿赖耶识、异熟识,将来佛地之无垢识;《如来藏经》、《胜鬘经》所开示的如来藏,也是这个阿赖耶识、异熟识、佛地无垢识;《解深密经》所说的胜义谛、圆成实,还是依阿赖耶识、异熟识、佛地无垢识而说;乃至《占察善恶业报经》所说的佛地真如,也是因地阿赖耶识体,净除二障之后所改名的第八识真如;《摄大乘论》中无著菩萨所言之阿陀那识,也都是阿赖耶识、异熟识、佛地无垢识。这个“菩提心”本来不落言诠,但在佛经中有各种不同的名相来指称祂,如阿含中称为“涅槃本际、实际、我、如、真如、有分识、穷生死蕴”等,而在般若诸经中有时说为“不念心”,有时则说为“非心心”“无住心”“无心相心”等等,禅门则称之为“本地风光、父母未生前之本来面目、吹毛剑、石上无根树”等等诸多名相,来形容个无名无相的实相“菩提心”。
密宗之菩提心尽是胡扯
然而密宗所谓之“菩提心”,其实并非佛法中所说之“菩提心”。密宗常将佛法名相乱用、乱配置,“菩提心”一词亦如是被乱栽赃,有时说“男性之精液”是菩提心,有时说“女性之淫液”是菩提心,有时说“观想所得之明点”是菩提心,有时说“身中各有上白下红”之菩提心,有时说“女性之红明点”是菩提心,有时说“一念不生之觉知心”是菩提心,有时说“明空双运之觉知心”是菩提心,有时说“乐空双运时之觉知心”是菩提心,种种说法杂乱不一、莫衷一是,此处不再一一列举。
原文:
亦分两点说:一于何对象违犯过失?谓当初修行所发:为诸众生成就佛道的殊胜誓愿菩提心。《殊胜庄严经》即说此义:“善男子!如是菩提心,是一切诸法种子。”故说,菩提心即是诸法之根与佛陀善性成就之因。
第五条堕戒亦分“违犯对象”和“犯戒行为”两点来论,此亦是宗喀巴“戒释”行文的常态,无甚奇特。但是从宗喀巴所谓“指当初修行所‘发’”,从此一“发”字看来,此处指涉不唯论法界实相心,更进而论及“发菩提心”的问题。大乘佛教中,佛菩提称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,即无上正等正觉。发心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,名为发菩提心。发菩提心为菩萨因行与如来果证的动力,《华严经》中说:“菩提心者,如一切佛法种子”。菩萨是大乘佛教的理想,要成为大乘菩萨,其基本前提即是发菩提心,立誓愿要为众生利益而永远不入无余涅槃。
如何是“发菩提心”?
《大乘起信论》中说:“分别修行正道相者,谓一切如来得道正因,一切菩萨发心修习令现前故,略说发心有三种相:一、信成就发心,二、解行发心,三、证发心。”这是在详述发菩提心的三个层次:“信成就发心”是在资粮位中从十个信位到六住位所作的发心,还要配合在行门上“于外门广修六度万行”;“解行发心”则是从七住位明心菩萨开始,到十回向位为止,所谓“见道位”的修行,这一阶段要配合“于内门广修六度万行”;最后才是“证发心”的层次,是讲这个菩萨已经得到初地入地心的道种智,发起“戒身、定身、慧身、解脱身、解脱知见身”的五分法身,从净心地,也就是从初地开始,乃至菩萨究竟地,也就是十地为止的发心,配合以修行各地无生法忍现观及解脱果的成就。以上三种发心,善知识于所述著的《大乘起信论》第四册、第五册之中,有长达一百三十多页的精彩详细阐释,恳请广大学人积极请阅参考必有获益,此处不及万一,也不是宗喀巴及其以下假藏传佛教学人之所能堪信受,我们单就第一种最粗浅的发心为例,来评析“十四根本堕戒”及宗喀巴的“戒释”。
而这第一种“信成就发心”亦有细分。《大乘起信论》中说:“复次,信成就发心,略说有三:正直发心,如理正念真如法故。二、发深重心,乐集一切诸善行故。三、发大悲心,愿拔一切众生苦故。”对照我们前文所评析,假藏传佛教谭崔诸上师与其学人,若不是否定真如法,就是错会“如来藏”,因此决计无法“正直发心”;谭崔行者所蕴集者,莫非贪嗔痴诸行,尤其是双身法之淫行,此皆不属于“善行”,因此也不可能“发深重心”;宗喀巴于前第四堕戒之“戒释”中,特别引用甘露月与拉喀斯米卡拉的说法:“修行者选择不帮忙于正在受苦的有情,这并不是密续中对于弃舍众生的正确解释。”来强调“救拔众生离苦”实与谭崔行者的用心于“证得无上利乐之爱念想”无关,如此一来,“不帮忙受苦的有情”还不算是“弃舍众生”,就更坐实了宗喀巴及其以下假藏传佛教中人,绝无可能“发大悲心”。像这样“发菩提心”最初阶“信成就发心”阶段的三种心都不能如实发起,宗喀巴还有什么资格狂发谬论说言:“为诸众生成就佛道的殊胜誓愿菩提心”呢?
密宗的“菩提心”,全属意识思惟
复次,宗喀巴又引用《殊胜庄严经》说言:“善男子!如是菩提心,是一切诸法种子。”等文句。然而遍查大藏经并无所谓《殊胜庄严经》之资料,因此,我们合理怀疑这又是喇嘛教祖师编造之密续伪经;若此《 殊胜庄严经 》所指为弥勒菩萨所述之《 大庄严经 》,如是则纵使所引述抄袭自经论,虽文句近似,但宗喀巴根本不了解经中所述“大庄严”如来藏者,仍不免有法义演述不全,或是于其后文中辗转被扭曲之虞。譬如《大乘起信论》中固然说:“此识有二种义,谓能摄一切法、能生一切法。”是因为如来藏心体有“生灭门”与“不生灭门”两个要义,生灭与不生灭和合并存才使然。换句话说,阿赖耶识的体是恒、是常,本性永远不变,不生不灭;《大乘起信论》说为:“心真如者,即是依法界大总相法门体,以心本性不生不灭相。”阿赖耶识心体固然不生不灭名为无生,但是阿赖耶识所含藏的种子却是生灭门所摄,能直接、间接、辗转出生一切法,在成佛前都会因为修行而有所更易。如果只强调种子功能的一面,却不提“心真如门”的一面,则失于中道,菩提心也将被误会为流转生灭,如假藏传佛教自续派中观,以意识心为如来藏即是。
宗喀巴又谓:“菩提心即是诸法之根与佛陀善性成就之因。”其中“佛陀善性”此语费解,令人不知所指。一般而言“善性”,常与“恶性”“无记性”并举对照,此三者都是有为有漏的法,不足以仅此就与“菩提心”或“佛陀成就”相提并论。宗喀巴此语除了令人不知所云之外,更暴露彼不懂佛法,其实是附佛法外道的本质。总而言之,宗喀巴等人对于“菩提”与“发心”的解释,都完全背离《大乘起信论》作者 马鸣菩萨正教,显然不懂 马鸣菩萨所住持、所弘传之大乘别教菩提正法;又 马鸣菩萨以第八识离见闻觉知、本来不生的本来自性清净涅槃为所证,喇嘛教却是以马鸣菩萨所指称的生灭门识阴境界作为修证之标的,是与 马鸣菩萨唱反调,则喇嘛教栽赃 马鸣菩萨为“谭崔十四根本堕戒”制戒者,全成无根之毁谤,除了将自担恶业、自食恶果,全无佛法中意义矣。
原文:
桑提巴说:菩提心乃是希冀有情离苦得乐的慈悲心,亦是慈悲心出生之因。前文所说为救护有情离苦得乐而发殊胜成佛誓愿,是菩提心的含意,今桑提巴从另一方面指出亦具有:修行人所发殊胜成佛誓愿的生起慈悲心含意。因此,就像那巴波所说那样,修行人应将慈悲心视为是菩提心,这就是成佛殊胜誓愿的意义所在。至于说菩提心与慈悲爱念的区别之处,那波巴说:“爱念先行,菩提心为根本,故以菩提心引导爱念。”
密宗慈悲的“另一方面”
此段宗喀巴先引用桑提巴对“菩提心”乃“慈悲心”与其生因的说法,再与前文中所言“慈悲心”是“菩提心”,比较两者之后,宗喀巴说为:“今桑提巴从‘另一方面’指出亦具有:修行人所发殊胜成佛誓愿的生起慈悲心含意。”老实说宗喀巴此处除了咬文嚼字、搬来弄去之外,这“另一方面”并没有弄出什么新‘面’向。硬要说前后二者有所不同,只是“菩提心”“慈悲心”在文句中摆放的前后顺序不同罢了。当然,除非是他们所谓的“慈悲心”另有寓意,也就是说可以再度理解为,如第四条堕戒“戒释”中所说的,“慈悲”的意义是谭崔法门中“证得无上利乐之爱念想”的双身淫修,是想要令女性获得乐空双运时的快乐,与“为救护有情离苦得乐”无关,如此一来,宗喀巴赞扬桑提巴,强调其“另一方面”的说法就其来有自、能自圆其说了。
宗喀巴又举那波巴所说:“修行人应将慈悲心视为是菩提心。”说为“这就是成佛殊胜誓愿的意义所在”。既然前文已经讨论过,真“菩提心”就是阿赖耶识、如来藏,也就是如如不动、本来无生的法界实相,那就不宜以意识生起的“慈悲心”来“视为是菩提心”,宗喀巴这样作是戏论佛法。固然“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”中有 观世音菩萨开示:“大慈悲心是……无上菩提心是……”,将大慈悲心和无上菩提心并列等同,但观世音所说的正是转依真如实相的真心如来藏,而不是宗喀巴、那波巴等人以意识发起“证得无上利乐之爱念想”,来“视为是菩提心”的识阴妄心。何况《大方等大集经》〈卷第二〉与《维摩诘经》〈菩萨品〉中都有:“菩提者,不可以身得,不可以心得。”的说法。此与那波巴所谓“爱念先行,菩提心为根本,故以菩提心引导爱念。”相形之下,假藏传佛教这些有为有作的搬弄指划,更显然是无知与戏论矣。
原文地址: https://www.tantraleaks.net/734.html
免责申明: 本平台所收集的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,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,并不代表本平台的观点。本平台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、整理编辑上传,对此类作品仅提供交流平台,不为其版权负责,版权属于原作者。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知识产权的作品,请与我们取得联系,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。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