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三根本堕戒内容为:发起誓愿后,不依誓愿学。本则所说的犯戒行为,亦分为“无上瑜伽部”与“瑜伽部”之堕戒教理两部分。

宗喀巴于“无上瑜伽部”堕戒教理云:“此戒之犯行,是指不正解于誓愿仪轨所显示的本质意义。誓愿本质为何?建立给予成就,与受用誓愿成就的诸胜者所供养之物。”于“瑜伽部”堕戒教理云:“此戒之犯行,是指侮辱毁谤于金刚杵、金刚铃,与手印等秘密诸行,不依此教,不信此理。”

http://blog.sina.com.cn/s/blog_dcd9265d0101iq8g.html

宗喀巴在“无上瑜伽部”所说,什么是犯戒的行为?就是指“不正解于誓愿仪轨所显示的本质意义”。换句话说,就是“建立给予成就,与受用誓愿成就的诸胜者所供养之物”。一般人对于宗喀巴此种饶舌方式的说法,很难理解他到底在说什么?引一段他的解释文来说,可能比较清楚:“在一场严格适宜的集会受乐盛宴的仪轨里,或诸女众或诸男众举行集会仪式,于中所供养之饮食,譬如五甘露等,如果修行者对于法会仪轨内的供食所示本质有所怀疑,乃至认为污秽与诽谤拒绝,即犯此条根本堕戒。”

“不正解于誓愿仪轨所显示的本质意义”,就是说“对于誓愿仪轨里所显示出来的供养物(五甘露等)之本质,不是正确的了解”。宗喀巴要求金刚乘修行者所要实现他所发的誓愿,就是要在“供食仪轨”中展露无余。换句话说,假四大教派诸上师,就是要金刚乘修行者,透过“供食仪轨”,认识“五甘露等”供养物的本质是清净的;不是肉眼所看到的那样──是肮脏、污秽的供养物。这是金刚乘修行者第一个所要实现的誓愿,否则就是犯戒。

四大教派于“供食仪轨”的供品,大部分是血食之物,鲜血淋漓;还有双身修行以后取得的“红、白菩提混合物”,用来供养“佛菩萨”;此种场景呈现是如此的触目惊心和恶心,然而诸上师就是要金刚乘修行者了解,这些东西是“佛菩萨”(夜义、罗刹等鬼神)所喜欢的供品,不能认为不清净。换句话说,这是修学“无上瑜伽”所发誓愿之必经课程;对这些“供食仪轨”中之“五甘露”的供品,不能有所怀疑,“乃至认为污秽与诽谤、拒绝,即犯此条根本堕戒”。

此处所说的“严格适宜的集会”,乃说这种集会,基本上是要进行“金刚乘”的仪轨,此种“集会”透过各种仪轨,就是“无上瑜伽”的“受乐盛宴”的荟供轮,乃至最后阶段的多人轮座杂交,取得更多人混合成的“红、白菩提混合物”来供养“佛菩萨”。在这种举行集会仪式的当中,如果修行者对于法会仪轨所供养的五甘露等饮食本质,“有所怀疑”乃至认为“污秽与诽谤拒绝”,就是违犯第十三根本堕戒。换句话说,对于法会仪轨中所供养的五甘露等饮食,一定要“正确了解”是清净的,不能说一句难听的话,也不能拒绝吃这些东西,要催眠自己去相信“这些都是清净的”,否则就是犯戒,这就是第十三根本堕戒的“违犯堕戒”内容:发起誓愿后,不依誓愿学。金刚乘修行者走到这个地步,不乖乖听话都不行了,因为诸上师都会将这些戒条套在诸修行者的头上。

五甘露的供养物就是屎、尿、骨髓、男精液、女淫液,这五种东西,分开来看,本质就是人体的排泄物;混合以后黏黐黐、脏兮兮的,看了让人恶心而想要作呕。正常的佛弟子天生就喜好清净、厌恶肮脏,纵使金刚乘修行者发了“誓愿”,要修学“无上瑜伽”,但是在“集会”上乍看五甘露这样的供养物,第一个反应出来的表情,看在假四大教派诸上师的眼里,心里必定是老大不舒服的,才会施设这种戒条来约束学人。诸上师都是经过“慧”,喝过五甘露这些“宝物”,才得到今天的上师地位;眼看这些毛头小子,竟然有“嫌弃”这些“宝物”的表情,心里直呼“人在福中不知福”,不设戒条来系缚新加入者才怪。

金刚乘修行者一旦发了这个誓愿,一定要修学“无上瑜伽”,那就只好乖乖、傻傻地跟着走下去;他们作梦都没想到“无上瑜伽”不是智慧法门,竟然是“男女行淫的”,更没有想到的是,修学“无上瑜伽”之前的“飨宴”,竟然是要“品尝”色香味俱全的五甘露这一关。走到这种地步,诸金刚乘修行者就算知道误上了贼船,被“集体绑架”了又如何?想回头?对不起!你会犯戒,要下“金刚地狱”哦!

这就是前则所说,为什么“无上瑜伽部”金刚乘修行者的修行,会牵扯上“供食仪轨”这种问题;也就是说,“无上瑜伽部”的修行誓愿是“供食仪轨与护法仪轨,应修这两种誓愿法教”。“供食仪轨”的戒条就是对五甘露等供养物之本质,不能“有所怀疑”,也不能认为是“污秽”的,不能有口出“诽谤”之言,更不能“拒绝”食用这些“宝物”。“供食仪轨”之后,接下来的压轴好戏就是“受乐盛宴”,美其名为“护法仪轨”。金刚乘修行者修学到最后,对这两种“誓愿法教”:“吃五甘露”、“行无上瑜伽”,乃不可免除的步骤与内容;乃因假四大教派的基本教义就是“无上瑜伽”,在“集会”这种“严格适宜”的场合中,就是要实现金刚修行者所发誓愿的最佳时机故,这也是假四大派教义的最重要内涵故。

宗喀巴所云:“受用誓愿成就的诸胜者所供养之物”,“诸胜者”就是指“智慧佛母”,她所供养的物品,自然是五甘露等由佛母的身体所产生的不净物;金刚乘修行者,吃了这些东西,就可以接受“智慧佛母”的“莲花度化”而“誓愿成就”。换句话说,在“严格适宜的集会”中,若有金刚乘修行者,不嫌弃五甘露这些“宝物”,加上本身接受恶心之物的“功力深厚”,于此“受乐盛宴”中是可以快乐“吃到饱”的。

宗喀巴云:“……是故,依教所示,修行者在盛宴仪轨里,如果不信受于佛母胜者所供之乐受,即违犯根本堕戒。此类修证仪轨,唯对已经具备福德资格的修证者教授。已具足福德故,才能受到经教所载之成就无碍诸行的智慧佛母摄受教导。《空心密续》里说:不依智慧佛母修证者,不仅违犯根本堕戒,更易违犯其他誓愿。又,那些缺乏福德的学人,以致无有家室,自然无有智慧佛母来摄受修学,因此只能依于观想的伴侣来进行修证。”

“依教所示”就是说“金刚乘”的教理;“盛宴仪轨”是说依于“金刚乘”,所施设之“供食仪轨”与“护法仪轨”所带来的“五甘露”与“莲花盛开”的“吃到饱”盛宴。宗喀巴的意思是说,在这么丰盛的宴会里,如果不信受“智慧佛母”所提供的“五甘露供养品”加上“智慧佛母”盛开的莲花(下体)热情款待,那么这个金刚乘修行者就是“傻到犯根本堕戒”了。换句话说,宗喀巴就是要告诉大众,“具足福德”之人,才能受到“智慧佛母摄受教导”;如果是“缺乏福德的学人”,“自然无有智慧佛母来摄受修学”,只有干瞪眼的分:“只能依于观想的伴侣来进行修证”。换句比较通俗的话来说,“具足福德”之人修“事业手印”--真枪实弹与“智慧佛母”进行“无上瑜伽”的修证;“缺乏福德的学人”修“智慧手印”--靠观想与“智慧佛母”之百般温存,聊表安慰。而所谓“缺乏福德”的人,当然包括了佛门中受了具足戒的比丘与比丘尼!这正是宗喀巴自认为吃亏的地方:“我是出家人,所以不能真枪实弹修男女双修法,但是至少可以观想行淫修”。

从上面的说法,可以看出宗喀巴是道地不舍“菩提心”的人,也是有“慈爱心”的人;对于“金刚乘”也是确实“有修有证”之人,不但是接受了“智慧佛母”所摄受“具足福德”之人,同时他也是让“佛母”享受“慈爱光辉”的“勇父”。换句话说,宗喀巴阐述这种“盛宴仪轨”,“勇父”们不但是“左右逢源”、“左拥右抱”,大享“齐人之福”;更可以踩在盛开的“朵朵莲花”上面,饱餐“五甘露等”丰盛之供养品。

宗喀巴云:“瑜伽部堕戒教理:诽谤之行,譬如在《长理趣经意论》里有说:教说:‘不信受故,起荒谬想。’修行者如果轻视毁谤于金刚杵、金刚铃与手印等,不依教修,拒绝信受,而在大众前说:‘修行这些事物,于法无益。止观法门才有是处,非以手作势等就能成办法事’;如是诸行,修行者违犯所发誓愿。”

宗喀巴对“瑜伽部堕戒教理”的说法,是指金刚乘的瑜伽部修行者不但“不信受”、“不依教修”无上瑜伽的(男性)金刚杵、(女性)金刚铃与手印等,若是还在大众前说些讽刺、毁谤无上瑜伽男女双修的话,也是违犯自己所发的誓愿。宗喀巴所说的这些话,乃是预防下三部的修行人,对于无上瑜伽部实修男女交合法生起毁谤,所以必须将拒绝修学无上瑜伽部金刚杵、金刚铃与手印等这些事情,列入根本堕戒中。因为金刚乘分为四部,明订实修男女双修的是第四部无上瑜伽部,而前三部的修行者不是每一个人都会傻傻地听话而不去思惟,必定有人对着“一柱擎天”纳闷,也对十根手指头“缠来缠去”感到不解。虽然发了誓愿修,不得不修,但总是会想探讨,修练“金刚杵”、“打手印”所为何事,为了预防这些人看清事实后,生起毁谤之心,必得立此根本堕戒。

宗喀巴所引的这一段话:“修行这些事物,于法无益。止观法门才有是处,非以手作势等就能成办法事”,实在再贴切不过了。因为修学“金刚杵、金刚铃与手印等”,根本与佛法智慧毫不相干,真的是“于法无益”。正统佛教所修学的“止”、“观”法门之“止”,乃是修学定力而能“制心一处”;若有“动中定力”,再配合意识心的“观行”与参究,在因缘成熟之时,也许会有与“般若智慧”相应的机缘出现。这种“止观双运”的修学,乃禅宗参禅的修学过程,也是寻觅第八识如来藏的必要手段之一。宗喀巴所说:“修行这些事物,于法无益。止观法门才有是处,非以手作势等就能成办法事”,与正统佛教的佛法修学其实无关,他的意思就是在讥讽瑜伽部等下三部修行者,只会用手结印契、口诵明咒,而不懂得进入无上瑜伽男女双修的殊胜“止观”双修法, 再怎么努力修行,终究无法证得所以为的“报身佛”果报。

从宗喀巴所说的这些仪轨,显示出邪见、邪法的可怕,学法者若不具择法眼,稍一不慎,必堕邪见坑中而无法自拔。学法是好事,然而,倘若学法的机缘差,遇人不淑,那么所要付出的代价,可能是学法者无法想像的后果。法界中的“因果循环”是确实存在的,每一个学法者,在累生累劫的轮回过程中,各有机缘,也必定有“亲”与“疏”的眷属。今生所学之“正见”、“邪见”,可以影响无量世的未来;不要因为“亲疏眷属”的影响,而混淆自己的学法方向。这种知见的建立,是有其迫切性的。

宗喀巴的《菩提道次第广论》是“邪见大坑”,千万碰不得!虽曰是“菩提道”,却是“邪淫道”的暗巷,“次第”之论,暗藏在《广论》的“下半部”所说“止、观”中;但行者都因为教《广论》的上师们永远不教导后半部的“止、观”二章,就误以为《菩提道次第广论》没有教的乐空双运,还无知地站出来为《广论》辩解说:“《广论》没有教人家修习。” 1智者学法以“智慧”优先,莫存“意气”之争,莫存“门户”之见,坚持“依法不依人”,依法者必须依止三乘菩提圣教经典,方是明智的学法者。既然有人敢“甘冒大不讳”挺身说宗喀巴的“不是”,无惧于众人的围剿,必定有所依据。“摧邪显正”非是“出风头”,也非是“说人是非”;只为了彰显“正”与“邪”而救护大众免被误导,以免来世下堕恶道中,吃力不讨好,没有“名”与“利”的居心。时值“邪师说法如恒河沙”的今天,虽群魔乱舞,却有幸值遇正法弘扬,乃众生之幸,万民之福;学法者不妨随顺此百花齐放的时代,创造佛教新史,绽放出芬芳的正法花朵。

1《菩提道次第广论》的前半部所说三士道,都是六识论的邪见,主张识阴中的意识常住不坏,就是有情生命的本源,说意识是“结生相续识”,是与常见外道合流。接受《广论》三士道见解的人,永远无法断我见、证初果,更不可能证得第八识如来藏,故无如实证解般若的可能。

又谁搭起“金字塔”? ——解析宗喀巴著《谭崔十四根本堕戒释》

宗喀巴《谭崔十四根本堕戒》的第七条“戒释”可谓“有破有立”。破的是谭崔密意的外泄,和双身法的“私相授受”;立的是上师的专业权威和“谭崔传承”的品牌专利;如...

阅读全文

是谁坏了“金刚身”?  ——宗喀巴著《谭崔十四根本堕戒释》的评析

宗喀巴于《第七堕戒释》中,援例将“对象”与“犯行”作了释义,也就是把所谓“未成熟之有情”与“谭崔密意”各自界定说明,接下来就要恐吓学人建立对“破戒”的戒慎恐...

阅读全文

是“遮”好呢,还是“开”? ——宗喀巴着《谭崔十四根本堕戒释》的评析

对于《谭崔十四根本堕戒》第七条戒内容及其“戒释”的论述,宗喀巴已经进行四回连载了,对于本戒的“犯戒对象”,所谓“未成熟有情”;以及“犯戒行为”,关于所谓“宣...

阅读全文

欢迎留言